主页 > 公益动态 > > 正文

二十余载守艺路,时光淬炼非遗魂 ——木鱼歌非遗传承人黄佩仪老师专访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25-07-31 18:42 标签:
浏览:

二十余载守艺路,时光淬炼非遗魂

——木鱼歌非遗传承人黄佩仪老师专访

当三弦琴的琴弦轻颤,伴随着东坑方言的婉转唱腔,一段跨越数百年的岭南记忆在传承人黄佩仪的演绎中缓缓流淌。2025年7月7日,广东科技学院赴东坑镇“都市桃源”文旅融合突击队来到了东坑文化中心,对话非遗传承人——黄佩仪。作为东莞市木鱼歌代表性传承人,她与这门古老艺术相伴二十余载,从课堂上的偶然结缘到成为终身事业,不仅守护着传统的根脉,以创新为木鱼歌注入时代活力——这背后,亦离不开东坑镇对非遗传承的持续助力。

图为东莞市木鱼歌代表性非遗传承人黄佩仪。罗庭锋供图

图为东坑文化中心木鱼歌传习所。张绍愉供图

方言里的文化密码:木鱼歌的前世今生

木鱼歌,这门以粤语方言演唱的民间艺术,在岭南大地上已传唱数百年。据传承人黄佩仪介绍,其名称源于粤语谐音,一说为“摸鱼”,另一说为“沐浴”,与地方习俗、佛教仪式渊源颇深,盛行于明末清初,题材涵盖生活百态,无论是从《花笺记》中追求自由的爱情故事,还是到寻常百姓的喜怒哀乐,皆能入歌。

它的唱腔分为“雅唱”与“俗唱”:前者为文人雅士所创,节奏舒缓、韵味悠长;后者贴近市井,包括妇女腔、盲公腔等,更易被民众接受。“以前女孩子不能进学堂,就靠听窗学知识,再用吟唱记下来,慢慢形成了妇女腔。”黄佩仪笑着说,这种源于生活的智慧,正是木鱼歌的魅力所在。

图为传承人黄佩仪介绍木鱼歌文化的场景。马嘉燕供图

二十余年的坚守:从“文娱委员”到非遗传承人

与木鱼歌的缘分,始于黄佩仪的初中时代。她的班主任,也就是李仲球老师傅发现她喜欢文艺,让她当文娱委员,还把全班同学的名字编成木鱼歌班歌,用东坑话演唱。这个特别的课堂经历,让她对这门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即便后来到外地求学、工作,李仲球老师傅的坚持始终牵动着她——每个假期,老师都会打电话挂念她。师傅六七十岁了还在操心传承,所以她觉得自己有责任接过来。2009年首次登台演唱改编作品后,她彻底投身传承事业,于2016年成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图为传承人黄佩仪与突击队访谈场景。马嘉燕供图

创新与困境:让古老艺术“年轻”起来

如今,木鱼歌面临着方言流失、创作断层的困境。“现在的孩子从小说普通话,连本地家长都很少教方言了。”她无奈地说,这直接导致年轻人对木鱼歌的理解门槛升高。此外,长篇作品难吸引注意力,现代创作常受限于“任务性主题”,也让传承之路更添阻碍。

为此,她大胆尝试创新:耗时八个月推出了木鱼歌与说唱结合的作品,未来还计划将其与音乐剧、舞蹈等方面融合,甚至探索与AR、VR等创新融合形式。这里的创新融合是一种守正创新,而不是丢掉传统,而是在木鱼歌的基础上用年轻人能接受的方式讲好故事。她强调,三弦琴伴奏、方言唱腔等“根本”是必须得守住的。

图为传承人黄佩仪为突击队成员解惑的场景。张绍愉供图

文旅融合:让木鱼歌走进生活场景

在东坑镇文旅融合的推动下,木鱼歌正从“书本”走向“街头”。在东坑镇文化服务中心的支持下,木鱼歌在东坑创立了传习所,且传承人黄佩仪及其团队定期在景区、社区开展展演,年均演出约35场,还计划开发带发声装置的文创产品,让游客能“触摸”到歌声。“文旅结合不是挂个牌子,而是让游客在逛景点时,能自然听到、感受到这门艺术。”与此同时,也对广东科技学院赴东坑镇“都市桃源”文旅融合突击队给出了十分宝贵的建议:“多挖掘生活元素,让木鱼歌和吃、住、行结合,比如在民宿里放伴奏带,在文创中藏唱腔片段,让它成为东坑的‘文化名片’。”

采访尾声,传承人黄佩仪用三弦琴为广东科技学院赴东坑镇“都市桃源”文旅融合突击队伴奏演唱了一段《花笺记》选段,方言的韵律与琴弦的震颤交织,仿佛随音律一同穿越了时空。“只要还有人愿意听、愿意学,木鱼歌就不会消失。”这份对木鱼歌的坚守,正是非遗传承最动人的注脚。(通讯员 陈家仪 万若涵 叶简豪)

图为传承人黄佩仪演奏《花笺记》选段的场景。罗庭锋供图

图为传承人黄佩仪与“都市桃源”突击队的大合照。罗庭锋供图

标签: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注: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文章

  • 暑期“三下乡”|文化根脉展自信,共绘民族同
    暑期“三下乡”|文化根脉展自信,共绘民族同

    暑期“三下乡”|文化根脉展自信,共绘民族同

    暑期三下乡|文化根脉展自信,共绘民族同心圆 为全面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厚植师生爱党爱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 二十余载守艺路,时光淬炼非遗魂 ——木鱼歌非
    二十余载守艺路,时光淬炼非遗魂 ——木鱼歌非

    二十余载守艺路,时光淬炼非遗魂 ——木鱼歌非

    二十余载守艺路,时光淬炼非遗魂 木鱼歌非遗传承人黄佩仪老师专访 当三弦琴的琴弦轻颤,伴随着东坑方言的婉转唱腔,一段跨越数百年的岭南记忆在传承人黄佩仪的演绎中缓缓流淌

  • 广科学子“三下乡”: 入巷陌之间,织调研星图
    广科学子“三下乡”: 入巷陌之间,织调研星图

    广科学子“三下乡”: 入巷陌之间,织调研星图

    广科学子三下乡: 入巷陌之间,织调研星图 7月3日下午四点,为进一步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实现文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广东科技学院赴东坑镇都市桃源文旅融合突击队来到东坑镇丁

  • 广科学子“三下乡”: 在桃源垄上,植都市星火
    广科学子“三下乡”: 在桃源垄上,植都市星火

    广科学子“三下乡”: 在桃源垄上,植都市星火

    广科学子三下乡: 在桃源垄上,植都市星火 7月2日上午九点,为向当地文旅产业提供精准分析与策略建议,广东科技学院赴东坑镇都市桃源文旅融合突击队调研小组,来到丁彭黄片区,

  • 湖科大学子三下乡:银龄关怀暖乡梓,青春伴夕
    湖科大学子三下乡:银龄关怀暖乡梓,青春伴夕

    湖科大学子三下乡:银龄关怀暖乡梓,青春伴夕

    粗糙的手掌轻抚画布上的琉璃瓦,七旬老人李金贤对着镜头整理衣襟,身后天安门的朱红城门庄严矗立。这辈子总算到过首都了!快门按下的瞬间,老人眼底泛起泪光。7月22日至27日,

  • 消费帮扶助农增收 众扶助力乡村振兴
    消费帮扶助农增收  众扶助力乡村振兴

    消费帮扶助农增收 众扶助力乡村振兴

    消费帮扶助农增收 众扶助力乡村振兴 四川开展《乡约同行》消费帮扶主题公益会展 如何帮助西部欠发达地区解决农产品销路问题,一直是乡村振兴领域的重要话题。7月28日,来自四川

公益人物

更多 >
公益人物刘强东代言上瘾,这次为核桃代言
公益人物最贵的离职:陆奇带走了百度90
公益人物吴欣鸿:美图秀秀下一个十年发力

公益专题

更多 >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