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公益创新研究会调研谷城乡村振兴
湖北省公益创新研究会在去年年底被邀请参与对谷城县的乡村振兴的帮扶工作(鄂乡振发2022(12号))。为了深入了解当地的实际需求,湖北省公益创新研究会副秘书长汪亮博士于3月28日至30日在谷城县进行第一次调研。
3月28日下午,汪亮坐高铁到达谷城北高铁站,谷城县乡村振兴局孙国伟主任前去接站。当天下午四点,汪亮在谷城县乡村振兴局会议室与乡村振兴局、教育局、民政局和文化旅游局等相关领导及工作人员进行深入地交流。
在谷城县乡村振兴局的协助下,3月29日上午,汪亮与谷城县义工联孙会长在义工联的新办公室进行了初步地交流,比较深入了解到义工联的历史、成绩以及目前的挑战。研究会去年暑假在襄阳进行“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的课题调研时,孙会长也曾参与其中,但因当时参会的社会组织数量较多,故而交流时间有限。这次对谷城义工联的专题调研弥补了上次的缺憾。 调研完义工联之后,汪亮来到谷城县一中于上午十点和学校的领导就学生心理健康、如何更好帮助学生进行生涯规划以及如何更好提升青年教师的教研能力进行比较深入地交流和讨论。针对学校的诸多需求,汪亮建议谷城县一中重视自己的校友资源,可以请本校毕业的优秀校友来帮助学校发展,等时机成熟,也可以成立校友基金会。
当天下午,汪亮、孙国伟等一行人先后到五山镇杜权成图书馆和五山镇西湾村进行调研。杜权成图书馆是以杜权成老师的名字命名的,以杜老师的家为基地,同时具备图书馆和书画收藏馆的功能。杜老师一方面通过书法、绘画欣赏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一方面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同时也尽己所能帮助返乡创业青年更好地成长。 在杜老师的陪同下,汪亮等人前往五山镇西湾村继续调研。村里计划主要发展茶旅融合业,红色旅游资源较多是村里的优势。在调研的行程中,可以看到在国家、社会力量以及民众多年的共同努力下,西湾村的基础设施已建设得很不错了。
3月30日,汪亮和孙国伟等人主要对谷城县两所乡镇学校进行了调研。因路途遥远、山路崎岖,尽管司机很有经验,调研团队大部分时间仍穿梭于群山之中,有些地方十分艰险,大家也真切感受到山区教育发展的不易。实际上每所学校交流的时间并不长,只有一个半小时左右。学校地理位置虽然偏僻,但是两所学校均有扎根农村三四十年的优秀校长和教师,学校的硬件设备也都很不错。
在谷城县赵湾乡中心学校,汪亮从“襄阳市师德楷模”杨德萍老师口中了解到基层有很多像她这样扎根乡村教育几十年的老师,并且因为这些老师的努力,谷城县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质量是比较好的。在调研第二所乡村学校— —谷城县南河镇白水峪教学点时,调研团队还发现了惊喜,真所谓“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接待调研团队的是该教学点的谭承斌校长和黄雪姣老师,谭校长是“全国优秀教师”和“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黄老师是“襄阳楷模”。调研团队发现谭校长很擅长借助社会资源办学,他长期关心本校毕业学生的成长,也和从此处走出去的优秀学子保持密切的联系。前几年,该校部分校友发起并成立了“白水峪教育基金”,以不断地帮助学校更好发展。调研团队认为,谭校长对于基金的成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